支付宝中的相互宝
相互宝一出来就让人有种薅羊毛的,这不就是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吗?
加入的时候确实干脆利落,可是真的出事的时候到底是怎么给理赔的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。
很多人会以为互相宝是一种保险,但你看它的样子是不是像极了众筹?
小保不得不先说一下,最开始推出的“相互保”是蚂蚁保险和信美相互保险公司联手推出的《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》,由于涉嫌违规而被下架,现在信美人寿已退出,“相互保”悄然变成“相互宝”重新面世,虽一字之差,却改变了产品的性质。
细节变化:
分摊费用有了上限,2019年全年188元,超出部分支付宝承担。
支付宝抽取的管理费降到8%
“相互保”是在有备案的保险产品,而“相互宝“没有保险公司参与,只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助形式,和水滴互助,e互助等众筹模式没有区别。
并且强调一下:相互宝是网络互助计划,并不是保险。所以在此微小保纠正一下概念,理赔是保险中的专有名词。
因此相互宝只能说如何领取互助金?而不是如何理赔。那小保大概说一下流程及需要准备的资料。
1、确认患者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确诊的相互宝中的100种重疾;2、通过支付宝中的相互宝找到申领互助金的入口;3、提交资料(申请人身份证、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书及相关的检验报告、确认互助事故的性质原因等相关证明及资料等,如果替他人代交还要出具授权证明。)4、大概流程:提交资料-案件审核-调查审核-案件公示-筹款-划拨互助金。
小保认为虽然互助宝不是保险,但有它总比没有强。目前众筹也是一言难尽,对于大家来说公益众筹是一把双刃剑,毕竟它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,同时也不怀好意的人利用他人善心敛财,人间有温情也有太多人性的阴暗面。
最后建议大家还是选个医疗险,毕竟消费社会爱心也不知道能帮你到什么程度,早为自己和家人做好准备才是当下必要的选择。
近期连续互助病人急剧上升呈井喷态势
一百多一点,四个人的保险,没见过这么低价的保险,除了相互保我给家人买了保险,妈妈的是一百多一个月,我和爱人的是二十多一个月,只是生活中的一个保障,加不加入是自己的事儿,后悔不后悔也只有自己知道,自己做主吧
支付宝里的相互宝能投吗
相互宝到底有没有用,是大家一直讨论很热烈的话题。
最近,相互宝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,发了一则《保障及规则优化》公告,又把这个话题推上风口浪尖。
这次改动涉及到保障范围等重要事项,牵动了1亿“参宝人”的利益,所以网上骂声一片。
今天,小贝就和大家一起解读一下这份公告。主要内容如下:
此次修改主要涉及哪些内容
要不要退出相互宝
一、此次修改主要涉及哪些内容
变化一:保障病种有增有减
这次调整新增了五种罕见疾病,删掉了两种轻症:
最早的相互宝规则里,参考了商业重疾险的疾病定义,甲状腺癌就是其中之一。
但在执行过程中,大家发现甲状腺癌发病率非常高,而且绝大多数甲状腺癌不严重,5年内生存率接近90%,治疗费仅需几万元。
因此,相互宝在今年4月份将“未发生远处转移的甲状腺癌”和“分期为T2N0M0的前列腺癌”列为轻症,只赔付5万元。
这次则直接把两种轻症踢掉。
这个改动对“参宝人”来说影响不大,甚至可以说是好的变化,因为分摊的金额又能少一些,即使自己得病,自费也完全没有问题。
再说说新增的五种疾病。
在重疾险的理赔当中,前25种疾病占所有疾病的95%,所以增加罕见疾病,保障意义并不是很大。
变化二:延长恶性肿瘤的等待期
相互宝修改了恶性肿瘤的等待期:
可以看到,之前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一样,等待期为90天。
修改之后,恶性肿瘤在90内疑似恶性肿瘤,91-180天确诊,也无法得到赔偿。
相当于变相延长了恶性肿瘤的等待期。
对于疑似癌症的情况,相互宝也作出明确说明:
可以看到,“疑似恶性肿瘤”的定义非常严格,检查报告中含有“疑似恶性肿瘤”、甲状腺或乳腺结节4级以上,皆属于疑似癌症。
这个改动,可以有效防止带病投保的情况。不过对于无心带病投保,却不幸在90天后确诊的人,还是很不利的。
变化三:新增既往症定义
相互宝增加了18种重疾对应的既往症,如果加入之前就有相应疾病,加入后对应重疾免责,其他重疾的保障依然存在。
这18种重疾和对应及既往症分别是:
对于有既往症的成员,加入相互宝是为了保障自己风险比较大的疾病,但现在规则修改,大家的感受肯定不会太好。
变化四:明确初次确诊时间
相互宝将重疾分为四类,并对初次确诊时间进行明确定义:
恶性肿瘤:在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的前提下,以初次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理报告出具时间为初次确诊时间。
比如小明有次体检发现体内有结节,她做了门诊穿刺,结论为肺癌,随即入院治疗。之后又相继做了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,结论均为肺癌。这时小明的初次确诊时间,就是门诊穿刺报告的出具时间。
手术类重疾:此类重疾是进行手术才会赔偿,如开颅手术。确诊时间以手术开始时间为准。
遗留状态类重疾:此类重疾是患病后达到某种规定状态,才会赔。确诊时间以疾病的诊断时间为准。
比如小明的爸爸在8月1日诊断为脑中风,半年后鉴定达到“一只或一只以上肢体技能完全丧失”的赔付条件,此时确诊时间为8月1日。
其他重疾:以疾病诊断时间或首次满足条款约定的时间中较早的时间,作为初次确诊时间。
可以看到,确诊时间能往前算的,基本都往前了,对于等待期前后确诊重疾的人来说,这个条款很容易引起扯皮纠纷。
二、该不该退出相互宝
通过以上分析,我们能看到相互宝在极力提高互助门槛,帮助真正需要钱治病的人,减少投机倒把的现象。
对于身体健康的“参宝人”这无疑是好事,用一年不到100元的钱,撬动30万元互助金,还是很划算的。
而那些本身患有“既往症”的“参宝人”,即使退出相互宝,购买保险也会有些困难,可能会被加费、除外或拒保。
因此,小贝的建议是不要退出,但也不要把相互宝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。
小贝有话说
相互宝屡次调整规则的操作大家有目共睹,互助金作为一种赠与,并不保证100%能拿到手。
大家想要明确的保障,最好还是以保险为主,相互宝作为补充。
保险是一种法律合同,条款怎么规定,以后就怎么理赔,这是不能随便改的,而且背后还有银监管。
最后也要提醒小伙伴们,无论是互助计划还是保险,对已经患病的人都很不友好。因此如果你已经有了规避疾病风险的意识,就尽快行动起来吧。
相互宝交了两年后能退出吗
这个是可以的,主要是通过退出互助金计划来放弃保障的,目前可分为主动退出、自动退出两种。
1、主动退出:
指相互宝成员不想再参与互助金计划了,可以通过退出计划来放弃保障。不过前提是你需要把账户下已经加入计划的子女全部退出后,之后本人才能进行退出的。若是没有把子女退出计划,那么本人是不能放弃保障的。
操作流程:打开手机支付宝,在搜索栏搜索“相互宝”,点击进入页面,点击“互助金”进入计划详情,点击“退出计划”,可以把子女或者自己退出计划,一旦成功退出后就可以放弃保障了。
2、自动退出:
这里也分为两种,一种是理赔后退出,一种是超龄退出。
①理赔后退出,指参加互助金计划后申请理赔后领取保障金后,会自动退出计划。不过这种情况名下子女不受影响,只要交费人继续为其子女付分摊费用,那么子女就可以继续在计划中。
②超龄退出,相互宝目前保障范围是出生30天到满60岁周岁这部分年龄的用户,而要是用户在满60周岁之日起,就会自动退出相互保,就等同于放弃保障,无法再享受理赔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