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的白肺,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种口语化描述。肺部是由肺泡组成的,肺泡里面充满空气,据悉3个办法可提前预警白肺,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?白肺可以恢复吗?和禅小妹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。
3个办法可提前预警白肺
武文娟说,病毒性肺炎造成的“白肺”也不是立刻就会形成的,一般会在两三天之前都有一些信号预警,大家一定要留意到。
例如:血氧饱和度,心跳,脉搏等变化。
一、提醒大家:家里老人发烧后,首先要观察精神状态,是否嗜睡、食欲不振、神志淡漠、呕吐等情况。
二、还有很多有基础疾病的老人,一般会推荐在家里备一个指尖血氧仪。
可以注意到两个变化:血氧饱和度和脉搏。
血氧饱和度如果低于93或者90,就要多注意;脉搏正常是60~100,高于100也要警惕。
有人监测时发现,老人散步活动时,数值在95、96也挺好,但一休息,立刻大起大落“从95、96立刻掉到93或者以下”,也要注意。
三、有的人说,家里老人平时身体也不错,也没有备血氧仪什么的。应该看什么数据?
武文娟建议,除了老人的精神状态,也可以数一下呼吸频次。在老人休息状态下,一分钟时间数一下,如果超过30次,也需要多警惕。如果呼吸频次看不清楚,也可以通过胸廓活动的频次来数。
一般来说,出现以上变化,就要及时联系医疗机构,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处理。
除了有基础的老年人,高龄老人等,武文娟提醒,过于肥胖的人群,即便是中青年,感染新冠后也要注意和警惕。
什么情况需要照CT?
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刘之枫医生表示,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建议拍CT检查,明确到底有没有病毒肺,而对于大多数的轻症患者,做CT的必要性不是很大。
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罗斌表示,不是所有“阳”过的人都要做肺部CT。绝大多数“阳”性患者是轻型或普通型的,可表现为发热、乏力、咽干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并无累及肺部。因而,无需特别检查肺部。
而对于“阳”康的患者,即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,自测抗原连续两次阴性(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),更无需做检查,即使肺部有一点感染,也会慢慢自愈。
不过,医生也发出提醒,对于部分患者,特别是有基础疾病,如老年人,慢阻肺、支气管疾病、肺癌、心衰、肾衰的患者,要特别小心,可能会出现危重症,这时候做个肺部CT就非常有必要。
这类患者家里最好自备一个血氧监测仪,若低于93,就应及时就医检查。如果没有备的话可以,也可以观察症状,如果高烧超过3天,呼吸急促,每分钟大于30次,说明肺功能下降,应及时就医,否则很容易转成危重症。